找到相关内容120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与科学

    量为依据而信佛学佛,才不会堕入邪见。   人在世间,要遭受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五蕴炽盛等八苦,乃至无量诸苦。现在虽然科技发达,物质文明昌盛,但人类还是没有办法超脱人生的种种苦难...

    净公上人

    科学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021471481.html
  • 什么是五眼

    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和无常(也即是五蕴炽盛)。我没有时间为诸位更详细地解绎八苦,但是,如果诸位细心地将它们分析一下,就可以断定,这八苦统统都跟我们所具有的肉体,以及我们称为“自我”的意识有关,或者也...

    沈家桢博士

    |五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8/0828105296.html
  • 佛家“五眼”[沈家桢居士讲]

    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和无常(也即是五蕴炽盛)。我没有时间为诸位更详细地解绎八苦,但是,如果诸位细心地将它们分析一下,就可以断定,这八苦统统都跟我们所具有的肉体,以及我们称为“自我”的意识有关,或者也...

    沈家桢博士

    |五眼|般若|智慧|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7/2131169500.html
  • 密宗法义精要(三):观六道众生的痛苦

      (八)五蕴炽盛苦。五蕴之身,身为苦器。终日追逐,只成空过,当思此身暂不冷,有十日粮先修十日,此不但对治一切贪取,亦念无常也。弥拉日巴尊者说:“世尊云:‘要远离世法。&...苦恼,后当思彼等为过去父母发愿尽度,并以功德回向也。   二、空中精怪妖魔,亦此类摄,由烦恼三毒炽盛,故感此报。亦或因故惨死,七日后复现恶相,欲寻替身,不知自苦不能替脱,且加罪也。于此类鬼有用恶咒,...

    西藏根桑泽程仁波车

    密宗法义精要|轮回|苦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11464629234.html
  • 闲居散记

    佛法也承认人有苦受、乐受。之所以说人生是苦,是对其本质的透视。  生活中,有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求不得苦、憎嗔恚苦、五蕴炽盛苦,这是人们所共知的。至于“腰藏十万贯,骑鹤上扬州”或“洞房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4442521.html
  • 能显自然根本智普贤王如来祈愿文

    熏染渐增长  世间习性随生起 五蕴炽盛苦恼逼  五毒恶业无间断 众生迷惑之根源  即是无明与失念 由我普贤广大愿  一切皆明自心性  俱生无明蔽本觉 失念迷蒙散乱心  诸相分别因无明 自他二取执为实  ... 三界诸有情,解脱六趣处。  最初众生迷,由不了(悟)本明,  无知昏暗住,此即无明因,  从此闷绝中,忽起恐惧想,  生自他贪嗔,习气渐增长,  遂流转生死,五毒惑炽盛,  五毒业无间,故众生迷基,...

    秋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0545324.html
  • 佛教与现代社会

    常常讲,不是冤家不聚头,特别是夫妇、父母、子女,常常都是前世的冤家,不是冤家不聚头。第三个,求不得苦,想要得到的得不到,那种种的问题和烦恼都来了。最后一个就是五蕴炽盛苦。因为佛教认为一个生命体,它都是由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3146616.html
  • 禅与生命体悟

    苦跟精神上有关系。爱别离苦,我们会为和我们爱的人分别而痛苦;怨憎会苦,冤家碰头肯定痛苦;求不得苦,想要得到的东西得不到,很烦恼:五蕴炽盛苦,五蕴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在佛教看来,一切生命体都是由这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5252323.html
  • 完善的道德——佛教道德的优越性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

    佛陀当年成道时照见的人生苦本及灭苦之道。佛陀告诉我们,世间无常,众生多苦。所谓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和五蕴炽盛苦。又说三苦,一苦苦,谓由苦缘,所生苦受,正受之时;二行苦,指一切...告诉我们,这个恒常无变的实体的我是不存在的,任何事物都处于念念不住的迁流变化中,现在的"我"也非刹那之前的"我"。"我"又是五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)的和合,缘聚而生,缘散而灭,是无常变幻的。而且这些本...

    成忠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1755622.html
  • 论佛教的“无我”

    不得、五蕴炽盛给众生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,使人生苦不堪言。而所有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“我执”。众生以我执为根,生起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等诸根本烦恼,若不执我,则无烦恼。  原始佛教为了反对“有我”理论...依缘而生灭的。他们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,人是由五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)组成的,在这样的集合体中,没有常住不变的“我”,故谓“无我”。佛法中之无我有两种:(一)人无我,指人是由五蕴假和合而成,并无...

    澄际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92760777.html